揭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真正含义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其中第二十五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初夏江南乡村的田园风光,全诗内容通俗易懂,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全诗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诗从色彩和形态上勾勒出一幅初夏田园的美丽画卷。梅子已经熟透,呈现出金黄色的诱人色泽,饱满而诱人;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展示着丰收的景象。同时,田间的麦花如雪般洁白,洁白无瑕的麦花与稀疏分布的菜花相映成趣。这里的“菜花”指的是油菜花,原本在春天盛开时一片金黄,但到了初夏时节,油菜花已经差不多落尽,只剩下稀疏的几朵,与麦花的洁白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田野间丰富的物产,也让人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季节的更迭。
接下来,我们再看诗的后两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诗则从时间和动态上进一步描绘了初夏田园的宁静与生机。随着夏季的到来,白天的时间逐渐变长,人们都在田间忙碌着,或耕作,或收割,篱笆墙旁的小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经过。这里的“篱落”指的是篱笆墙,是乡村中常见的一种景观。在这样的宁静与空旷中,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篱笆墙旁飞来飞去,为这幅田园画卷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蜻蜓和蛱蝶(蝴蝶的一种)的飞舞,不仅点缀了乡村的宁静,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初夏江南农村恬静、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画卷。诗人通过描绘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笆、蜻蜓和蝴蝶等自然元素,将初夏田园的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让读者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丽的乡村之中。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赞美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但透过句句诗行,我们却能感受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繁忙。初夏时节,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农事活动繁忙的时候。梅子金黄、杏子肥硕,是农人们辛勤耕耘的结果;麦花雪白、菜花稀疏,也反映了农田的生长状况和季节的更迭。而篱笆墙旁无人经过的宁静,更是农人们都在田间忙碌的真实写照。这种以景写情、以物写人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活泼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很难有机会亲身体验到那样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但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仿佛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和放松。
总的来说,《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描绘初夏田园的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忙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乡村的美丽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仿佛能够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烦恼,沉浸在那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不仅描绘了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还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的现实。在其他的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简陋的生活条件以及他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挣扎。这些诗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通过阅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田园诗篇,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仿佛心灵得到了一次回归与升华。这些诗篇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田园风光的美丽与和谐,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总之,《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的优美诗篇。它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乡村的美丽风光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忙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仿佛能够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烦恼,沉浸在那份宁静与美好之中。同时,这首诗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让我们更加热爱和赞美我们的田园生活。
- 上一篇: 2022年中元节具体是哪一天?
- 下一篇: 2022年全年流星雨观测时间表
-
解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诗意资讯攻略12-03
-
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字正确读音揭秘资讯攻略11-07
-
童孙学种瓜于桑阴下,不解耕织却乐在其中之意资讯攻略11-12
-
村童学耕织,桑荫下种瓜资讯攻略11-26
-
《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是什么?资讯攻略12-05
-
乡村童趣:小辈们各司其职,稚童桑荫下学种瓜资讯攻略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