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声乐练习中怎样掌握“关闭”唱法?

声乐练习中怎样掌握“关闭”唱法?

2024-11-15 14:28:07

在声乐练习中,“关闭”唱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能够帮助演唱者在高音区获得更加饱满、圆润且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掌握这一唱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理解和实践,包括发声原理、呼吸控制、共鸣调节、以及练习方法等。以下是对“关闭”唱法的全面探讨。

声乐练习中怎样掌握“关闭”唱法? 1

发声原理与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声音的产生机制。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呼吸器官提供气息,声带则是发声的主体部分。在正常情况下,声带在发出声音时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气息顺利通过。但在“关闭”唱法中,需要用到声带的特殊功能,即在高音区,通过调节声带的紧张度和闭合程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色和音高。

呼吸控制

在声乐练习中,呼吸控制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够为声音提供持续稳定的气息支持,使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保持声音的均匀和流畅。在“关闭”唱法中,尤其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常用的呼吸方法包括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方法结合了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优点,通过横膈膜的上下运动来控制气息。吸气时,胸腔自然挺起,横膈膜下降,腹部向外扩张;呼气时,保持吸气状态,控制横膈膜和两肋,使气息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呼出。

共鸣调节

共鸣是声音美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关闭”唱法中的关键要素。人体的共鸣腔主要包括头腔、鼻腔、口腔、胸腔等。在“关闭”唱法中,演唱者需要调整共鸣腔的形状和大小,以获得最佳的声音效果。

在高音区,为了获得头腔共鸣,演唱者需要让声音沿着鼻咽腔向上走,使声音能够充分进入头腔,产生高频泛音。这种共鸣可以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明亮、集中、富有穿透力。同时,为了保持声音的稳定和圆润,还需要在换声区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声音能够顺利过渡到高音区,而不产生裂痕或疙瘩。

练习方法

掌握了发声原理、呼吸控制和共鸣调节后,就需要通过具体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关闭”唱法。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

1. 无声训练:无声训练主要用来锻炼口腔、唇、舌等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例如,口的开合训练、双唇练习、半打哈欠的动作保持等。这些练习有助于演唱者在发声时能够迅速调整口腔形状,为声音提供良好的通道。

2. 有声训练:有声训练则直接针对声音的发声和共鸣进行练习。例如,发短的“哈”和“嘿”音,感受气息的冲击和声音的振动;发螺旋音“yi”“a”,分别练习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螺旋音;夸大练习成语,如“美好理想”“山河美丽”等,以锻炼声音的力度和清晰度。

3. 换声区练习:“关闭”唱法的一个关键点是换声区的处理。换声区共有三个半音,头一个音便成为换声点。在换声区,演唱者需要逐渐由中声区的开放状态过渡到高音区的关闭状态。具体练习时,可以先在中声区唱一个音,然后逐渐升高到换声点,感受声音的变化和调节过程。例如,从低声区的“a”音开始,逐渐过渡到中声区的“o”音感觉,再到换声区的“u”音感觉,最后回到开放状态的“a”音。

4. 共鸣腔调节练习:为了获得最佳的共鸣效果,演唱者需要不断调节共鸣腔的形状和大小。例如,可以通过张嘴打哈欠的动作来感受口腔的打开和共鸣的变化;通过哼鸣练习来感受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的扩展;通过朗读练习来培养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控制共鸣腔的形状和大小。

注意事项

在练习“关闭”唱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演唱者需要保持两眼平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等姿势,以确保气息和共鸣的顺畅。

2. 稳定情绪:在练声或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演唱者更好地进入歌唱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

3. 循序渐进:声乐练习需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演唱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进步速度来制定合理的练习计划,并坚持练习。

4. 多听歌、多学习:除了练习基本功外,演唱者还需要多听歌、多学习声乐理论知识。通过感受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可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和审美水平;通过学习声乐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发声原理和共鸣机制,从而更好地掌握“关闭”唱法。

总结

“关闭”唱法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声乐技术,需要演唱者从多个维度进行理解和实践。通过掌握正确的发声原理、呼吸控制、共鸣调节和练习方法,演唱者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并在高音区获得更加饱满、圆润且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稳定情绪、循序渐进以及多听歌、多学习等方面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关闭”唱法,并在演唱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