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揭秘:奥密克戎变异株,他到底讲了什么新发现?
钟南山谈奥密克戎变异株
在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的背景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无疑给全球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作为抗疫斗争中的领军人物,多次就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展走势、致病特点、应对策略等发表权威观点。以下是钟南山院士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具体论述,从多个维度展开,旨在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变异株及其影响。
钟南山院士首先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美国新增病例中,有高达72%是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这一数据充分说明,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高度警惕。钟南山院士强调,病毒的变异是常态,而奥密克戎作为新冠病毒的最新变异株,仍然是一个典型的RNA变异病毒。RNA病毒的变异率很高,且传播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变异。因此,理论上随时都可以检测出新的变异毒株。
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变异位点众多,超过之前所有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总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毒性就更强。钟南山院士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传染性强,二是毒性低,致死率低。在南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导致病例迅速上升,但与此同时,死亡病例并未像疫情暴发初期那样迅速增加。奥密克戎变异株所导致的死亡率远低于疫情初期,显示出其毒性相对较弱的特点。
在谈及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特点时,钟南山院士提到,相关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抵抗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逃逸”能力持续提升,但感染病死率在持续下降。此外,与其他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后遗症风险更低。钟南山院士引用了国际上一项纳入5.6万名新冠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时期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感染者出现常见症状的概率均有减少,包括味觉或嗅觉丧失、咳嗽、发烧、呼吸急促、肌痛、疲劳虚弱和头痛等,但喉咙痛的比例有所增加。
钟南山院士进一步指出,疫苗在防控奥密克戎变异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项苏格兰大型队列研究显示,有症状感染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更高,而无症状感染者与后遗症之间无显著相关。在感染前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下降。钟南山院士强调,加强疫苗接种是下一步防控的关键之一,特别是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种,以及医务人员的疫苗保护。他认为,疫苗充分地注射到一定比例的人口能够达到群体免疫的目的,根据评估,中国要达到理论上的群体免疫要求,83%的人口要完成注射疫苗。
在谈到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有效性时,钟南山院士表示,中国产的疫苗加强针是真实有效的。他指出,正在加强研究如何提升疫苗接种有效率。钟南山院士特别提到,目前从大量实验室数据看来,接种两针疫苗以后,再接种一针不同类型的加强针,也就是异元接种,将产生明显增加的抗体,效果非常良好。但在真实世界中的防御能力如何,这有待临床进一步论证。
除了疫苗,钟南山院士还提到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在防控奥密克戎变异株中的重要性。他提到,由深圳第三人民医院与清华大学、腾盛博药合作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批上市,并已在云南、青海、内蒙古等地重症病人中得到很好治疗。同时,钟南山院士表示,目前中国有几个小分子药已经研发出来,正在等待临床验证。此外,中药也在研究中,预计很快将进入临床检验。
在谈及全球协作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时,钟南山院士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他指出,科技战胜疫情要靠各个国家的努力,单靠一个国家无法做到。溯源、疫苗等科技问题政治化,大大妨碍和拖慢了全球抗疫进程。钟南山院士强调,全球需要联手,用科技战胜疫情。
此外,钟南山院士还提醒公众,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死率低,但对于抵抗力低下、具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感染后仍有危及生命的风险。因此,及早足量接种疫苗是人类最为有效的预防手段。同时,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旅行等手段也是很好的防疫措施。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及时纠正自身内环境的不平衡,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达到抵抗病毒侵袭的目的,同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在谈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给全球带来的影响时,钟南山院士表示,世界各国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国的防疫政策是正确的。他强调,只有充分注射到一定比例人口,才能达到群体免疫。中国已有11.5亿人实现全程接种,占人口81.9%,今年底有信心达到83%,为群体免疫建立很好基础。同时,钟南山院士也提到,尽管疫苗在防控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因此仍需在疫苗、药物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钟南山院士最后强调,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分恐慌。我们需要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一变异株及其影响,加强个人防护和疫苗接种工作,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全球抗疫斗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通过钟南山院士的详细论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影响及应对策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继续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原则,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上一篇: 春节将至,好友能否共聚我家欢度?
- 下一篇: 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探析
-
钟南山深度解读: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哪些新发现?资讯攻略03-27
-
德尔塔变异株:是否已经悄然退场?资讯攻略11-23
-
青岛为何实行男女分开核酸检测,具体回应是什么?资讯攻略11-26
-
XBB是什么含义?资讯攻略04-02
-
新冠奥密克戎新亚型在美国传播,重症率及对美国影响如何?资讯攻略11-26
-
吉林疫情骤紧:两天确诊超两千,本轮感染人数激增之谜资讯攻略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