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十二岁少女屡遭六旬老汉性侵,母亲竟成帮凶,量刑七年何以服众?

十二岁少女屡遭六旬老汉性侵,母亲竟成帮凶,量刑七年何以服众?

2024-11-30 16:53:07

山东菏泽郓城县,一起令人震惊的案件曾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这起案件涉及一名12岁的少女,她竟在短短时间内被一名六旬老汉多次性侵,更令人痛心的是,她的母亲不仅没有阻止,反而成为了老汉的帮凶。然而,当法律最终判决时,老汉仅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九个月,这一结果让许多人感到不解和愤怒。那么,这起案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为何只判了老汉七年?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十二岁少女屡遭六旬老汉性侵,母亲竟成帮凶,量刑七年何以服众? 1

案件的受害者是一名12岁的少女,名叫王某。而犯罪嫌疑人则是同村的65岁老汉吴某,以及王某的亲生母亲丁某。吴某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多年前老伴离世,一直与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与丁某相识多年,两人之间似乎有着某种不寻常的关系。

十二岁少女屡遭六旬老汉性侵,母亲竟成帮凶,量刑七年何以服众? 2

2019年7月底至8月初,吴某在丁某的帮助下,先后三次在玉米地里强行与王某发生性关系。丁某不仅没有阻止吴某的暴行,反而积极配合,甚至从中获利。据丁某供述,吴某每次事后都会给她一些钱作为报酬。在第三次性侵后,吴某给了丁某200元人民币。

王某在遭受性侵后,由于害怕和羞耻,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家人。直到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身体不对劲,再加上那段恐怖的经历像噩梦一样缠绕着她,她才鼓起勇气将事情告诉了家人。家人听后立即报警,并带王某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她已经怀孕。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对吴某展开抓捕,但连续两次都未能将其捉拿归案。直到吴某听到风声越来越紧,才主动投案,但一直拒绝认罪。为了锁定犯罪嫌疑人,警方对王某流产后的胚胎进行了DNA鉴定,结果确认吴某就是作案人。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丁某作为帮凶也被依法刑事拘留。然而,由于她的娘家人怀疑她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提出了鉴定申请。受疫情影响,鉴定一直没有进行,因此法院决定对丁某另案处理。这一决定让许多人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对丁某的纵容。

2020年6月24日,郓城县人民法院依法对吴某作出了判决。法院认为,吴某采取了胁迫手段,强行和12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并导致其怀孕,严重侵犯了王某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强奸罪。虽然吴某有主动投案的行为,但投案后并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因此不予认定自首,不会对其采取从轻处罚的决定。最终,吴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九个月。

这一判决结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许多人认为,吴某的行为极其恶劣,几乎毁了这个女孩的一辈子,七年零九个月的有期徒刑根本不足以弥补女孩受到的伤害。相比之下,一些国家对性侵儿童的罪犯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惩治手段,如化学阉割、佩戴电子脚镣等。因此,有人质疑我国法律对性侵儿童的罪犯处罚是否过轻。

然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法院的判决是依法作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在本案中,吴某的行为确实构成了强奸罪,且属于从重处罚的情形。但是,由于他没有前科、认罪态度不好但并非拒不认罪(只是在辩解)、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如死亡、重伤等),因此法院在量刑时可能并没有给予顶格处罚。

此外,对于丁某的另案处理也引发了争议。作为王某的亲生母亲,她不仅没有保护女儿免受伤害,反而成为了帮凶。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母亲的职责和道德底线。如果丁某在鉴定后确认没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那么她也将面临法律的制裁。然而,由于鉴定一直没有进行,她的案件仍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

这起案件不仅令人震惊和愤怒,也引发了我们对家庭教育和社会保护的深刻反思。一个12岁的女孩,本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却遭遇了如此可怕的经历。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道德的沦丧,更是家庭、社会和法律等多个层面的缺失。

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道防线。父母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然而,在这起案件中,丁某作为母亲却成为了帮凶,这反映出她在家庭教育上的严重失职。她不仅没有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反而将她推向了火坑。

其次,社会保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防范和打击性侵儿童的机制。然而,在这起案件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有效的社会保护机制在发挥作用。如果社区、学校或警方能够及时发现并干预这起案件,或许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最后,法律制裁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法院的判决结果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我们必须承认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性侵儿童的罪犯,法律应该给予严厉的惩治和制裁。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总之,这起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从多个层面入手,加强家庭教育、社会保护和法律制裁的力度,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远离伤害和危险。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