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府:一段辉煌历史的璀璨明珠
那王府的简介
那王府,正式名称为超勇亲王府,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宝钞胡同甲19号,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这座王府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是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蒙古王府,并且是外蒙古亲王在北京仅有的一处府邸。那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以其历史背景、建筑风貌及与重要历史人物策凌、那彦图的关联而著称。
那王府的建筑格局颇具特色。原来大致的建筑布局是:府门三间面南,府门东、西两侧各有角门一座。府门外对面是一座影壁,两侧设有石狮、灯柱、拴马桩和辖禾木。进入府门,还有一座木质影壁,之后便是宏伟的银安殿。银安殿的建筑结构紧凑,均按皇宫形式建造,只是规模略小。整座王府坐北朝南,南北贯通国兴胡同和国祥胡同,体现了王府的尊贵与庄严。
那王府的建筑风貌独特,融合了蒙古传统与汉族建筑风格。王府内的殿宇均按皇宫形式建筑,但相比皇宫,其规模略小一些。每年腊月二十三,王府都会在府中佛堂院内架设一座蒙古包,中间生一个大火炉,府内的喇嘛和其他人员在亲王的率领下,围着火炉高声念经,这一习俗充分展现了蒙古族的宗教文化特色。此外,王府的庭院布置也独具匠心,如东跨院中间有一个长方形弧角大鱼池,光滑的花岗岩鱼池沿高出地面,可供人坐在沿上观赏。
那王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第一代亲王策凌,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博尔济吉特氏。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策凌随其祖母格楚勒哈屯进京,赐居京师,入内廷教养。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策凌娶康熙帝第十女和硕纯悫公主,被授为固伦额驸,赐第京师,且封为和硕超勇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策凌被封为多罗郡王,雍正三年又分得土谢图汗部西面的20个旗,建立赛音诺颜部。雍正九年(1731年),策凌领兵大破掠夺喀尔喀的准噶尔部大策零敦多卜的军队,进封和硕亲王、喀尔喀大扎萨克,成为喀尔喀蒙古四部的最高行政长官。雍正十年(1732年),策凌再次击败准噶尔部的小策零敦多卜,雍正皇帝因此进封策凌为固伦额驸,赐号“超勇”,并赏“黄带”,等同“宗室”。乾隆十五年(1750年),策凌病逝,乾隆皇帝亲临致祭,命配享太庙,谥号“襄”。策凌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巩固和稳定中国北部边疆建立了卓越功勋。
策凌去世后,其子袭爵,继续效力边疆,为平定叛乱立下战功。策凌的孙子拉旺多尔济则成为乾隆第七女固伦和静公主的额驸,官至领侍卫内大臣、都统,亦声名显赫。然而,此后那王府逐渐衰微,及至第七代亲王那彦图,王府几近倾家荡产。
那彦图,同治十三年(1874年)袭爵,封号为“蒙古喀尔喀扎萨克和硕车臣亲王”。那彦图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七代子孙,同时也是怡亲王奕勋的曾外孙,怡亲王载垣的外孙,庆亲王奕劻的大女婿,光绪帝儿时学骑射的伴读。因为其先祖策凌被赏“黄带”、等同“宗室”,那彦图袭爵后自是近支王公,为朝廷所倚重。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避难,那彦图随銮西行。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南北议和之时,那彦图是反对共和的主战派。清帝逊位后,那彦图当过蒙古联合会会长和北洋政府的国会议员。然而,那彦图最终沉迷于博场,倾家荡产。他将王府以2万元押给西什库天主堂,用于抵债。到期后,他依然无力偿还,又向神父包世杰借款7万元。民国二十年(1931年),神父包世杰向法院起诉,那彦图被迫搬出了王府。
20世纪40年代,教堂将王府转给金城银行、精神病院等。20世纪60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之前,那王府曾被用作幼儿园。如今,那王府已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不对外开放。
那王府曾是固伦和静公主府。乾隆帝的第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出嫁时,乾隆帝赐予她与额驸拉旺多尔济作为府邸。公主去世后,乾隆帝没有收回这座公主府,而是将其改为“蒙古藩王府”,由公主的嗣子继承。因此,那王府的建筑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公主府的风貌。
在王府的历史上,那彦图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不仅是那王府的最后一代亲王,也是王府走向衰败的见证者。那彦图的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贵族到赌徒的转变,让人唏嘘不已。他的经历也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那王府的建筑和布局不仅体现了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特色,还融合了汉族建筑风格。例如,王府内的殿宇均按皇宫形式建筑,但规模略小;同时,王府内也有许多蒙古族特色的建筑和装饰元素,如蒙古包、火炉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那王府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此外,那王府的民俗特色也颇为浓郁。每年除夕晚上十点,府里10岁以上的男子都会去影堂拜祖辞岁。由那王领先,穿蟒袍,戴顶戴,影堂中有前六代王爷的影像。王子王孙按辈分作前后两排,向各影像依次行二跪六拜礼。每个影前有景泰蓝香炉腊扦点着红烛,五碗月饼,五座五尺高的蜜供。正月初八撤供,撤供后由王府管事处把月饼及碎蜜供分给各屋里吃,表示祖上食余之物留福后人之意。
如今,那王府已大部分改建,只有国祥胡同甲2号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这里原来是那王府中路最北面的两个并排的院落,现在是街门面北的独立院落。东院南墙是一座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北端有7间后罩房;正房5间,为带廊起脊瓦房,举架高大、灰筒瓦屋面,两侧各有耳房1间;东、西厢房各3间,西厢房与西院东厢房为两卷勾连搭过厅;院子四周有回廊环绕,中间有两座放置在雕有海水江涯石座上的太湖石。西院亦有回廊环绕,南房3间,顶为大式歇山筒瓦调大脊,四周带围廊;东、西厢房各3间;正房5间,两侧各有耳房1间,正房顶为大式硬山筒瓦箍头脊,前出轩,轩为悬山卷棚顶,面阔三间,前有月台三出陛,即月台的东、西、南三面有台阶;西跨院有一座西式二层小楼。这些建筑和布局不仅体现了那王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蒙古王府建筑和文化的窗口。
那王府作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和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蒙古王府,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它的历史背景、建筑风貌以及与重要历史人物策凌、那彦图的关联都使其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虽然如今那王府已大部分改建,但国祥胡同甲2号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蒙古王府建筑和文化的机会。
- 上一篇: 向熹:解锁不为人知的传奇人生
- 下一篇: 谁能翻译“丝绸之路”?
-
青岛爱乐交响乐团:辉煌发展历程揭秘资讯攻略11-21
-
泡椒网的璀璨历程:辉煌岁月回顾资讯攻略03-14
-
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历史是什么?资讯攻略11-25
-
探索“宋”字的精彩组词资讯攻略11-29
-
揭秘:文学巨匠曹雪芹所属的辉煌朝代资讯攻略01-25
-
揭秘:徐龙象与齐玄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资讯攻略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