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现场管理核心要素解析
5S现场管理的内容
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
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日本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高并行销全球的成功之所在。推行5S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业在现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素养,消除安全隐患、节约成本和时间。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成为企业管理的法宝。5S管理的内容和目的具体如下:
一、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余物料、待修品、返修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将俞变窄小。棚架、橱柜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增加寻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难,浪费时间。物品杂乱无章地摆放,增加盘点困难,成本核算失准。
注意点: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
实施要领: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每日自我检查。
二、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注意点: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实施要领: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流程布置,确定放置场所。规定放置方法、明确数量。划线定位。场所、物品标识。制订废弃物处理办法。
整顿的“3要素”:场所、方法、标识。放置场所: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物品的保管要定点、定容、定量。生产线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的物品。放置方法:易取。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在放置方法上多下工夫。标识: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一对一表示。现物的表示和放置场所的表示。某些表示方法全公司要统一。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工夫。整顿的“3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定点:放在哪里合适。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
三、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注意点:责任化、制度化。
实施要领: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清扫就是使职场成为没有垃圾,没有污脏的状态,虽然已经整理、整顿过,要的东西马上就能取得,但是被取出的东西要成为能被正常的使用状态才行。而达成这样状态就是清扫的第一目的,尤其目前强调高品质、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制造,更不容许有垃圾或灰尘的污染,而造成产品的不良。我们应该认识到清扫并不仅仅是打扫,而是品质控制的一部分,清扫是用扫帚、抹布来去除污秽,让职场呈现出没有垃圾,没有污秽的状态,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清扫的过程来去除细微的缺点。清扫活动的实施要点则是:建立清扫责任区,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调查污染源、杜绝或隔离,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四、清洁(SEIKETSU)——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注意点:制度化,定期检查。
实施要领:落实前面3S工作。制订考评方法。制订奖惩制度,加强执行。高阶
- 上一篇: 揭秘:如何轻松找到建设银行个人网银登录界面
- 下一篇: 月经期减肥,真的可行吗?
-
办公室5S管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资讯攻略12-09
-
揭秘:办公室5S管理的全方位内容详解!资讯攻略11-10
-
车间5S管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资讯攻略11-14
-
探索人生真谛:解析人生价值观的核心要素资讯攻略11-10
-
苹果5s A1533版本及产地,是否含网络锁?资讯攻略12-06
-
iphone5S的A1518、A1528、A1530版本有什么区别?资讯攻略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