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术的五大璀璨流派揭秘
盆景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和美学价值,并集植物栽培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及园林艺术和植物造型艺术于一体。盆景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中国特色雕塑品。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盆景流派较多,其中最著名的五大流派分别为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和海派。
岭南派盆景
岭南派盆景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岭南盆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岭南派盆景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旁及王山谷、王时敏的树法及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创造了以“截干蓄枝”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形成“挺茂自然,飘逸豪放”特色。
岭南盆景的特点是浑厚自然。岭南盆景的创作主题要么模仿自然,要么源自图画。它多用石湾陶盆和陶瓷配件,并讲究景盆与几架配置,题名托意,体现了“一树二石三几架”的一树效果。
川派盆景
川派盆景有着极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点。四川盆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盆景的培育提供了优越条件。川派盆景中的树木盆景,以展示虬曲多姿、苍古雄奇特色,同时体现悬根露爪、状若大树的精神内涵。它讲求造型和制作上的节奏和韵律感,以棕丝蟠扎为主,剪扎结合。其山水盆景以展示巴蜀山水的雄峻、高险,以“起、承、转、合、落、结、走”的造型组合为基本法则,在气势上构成了高、悬、陡、深的大山大水景观。
川派盆景中的川西和川东盆景,虽然在某些具体制作手法和景观造型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的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是一致的。川派盆景的特点是古朴严谨,虬曲多姿。它常通过剪接结合,表现出巴蜀山水的特色。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扬派盆景
扬派盆景以江苏扬州市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这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地方特色,得到发展,并在以扬州为中心的地域广泛流传,形成流派,并被列为中国树木(桩)盆景五大流派之一。
扬派盆景的特点是严谨庄重,采用棕丝造型手法,精装精剪。它讲究“一寸三弯”,即一寸枝干要有三弯,形成清秀古雅的艺术风格。扬派盆景的技艺核心是“细扎细剪,自幼培养”,在造型上要求主干有“滚龙弯”,枝片有“云片”,姿态有“游龙弯式”“挂口式”“过桥式”“根连式”“提根式”等多种造型方式。其中,“云片”是指将伸展出的枝条在水平方向上做水浪式弯曲,每根枝条的顶端做到“一寸三弯”,犹如绘画中的工笔细描,叶叶平仰,平行而列,形成片状,片片蜿蜒盘曲,亦刚劲亦柔逸,犹如片片青云。
由于扬州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扬州盆景与扬州园林一样,北有建筑雄伟,南有美景如画。
苏派盆景
苏派盆景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苏州,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于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为树桩盆景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苏派盆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盛于当代,以其独有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闻名于世,是中国盆景主要流派之一。
苏派盆景以树木盆景为主,古雅质朴,老而弥健,气韵生动,情景相融,耐人寻味。它摆脱传统的造型手法,采用“粗扎细剪”的技法。对主要树种,如榆、雀梅、三角枫等,均采用棕丝把枝片修成中间略为垂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然后用剪刀将枝片修成椭圆形,中间略隆起呈弧状,犹如天上的云朵。对石榴、黄
- 上一篇: 金猪年是哪几年?
- 下一篇: 探秘怀旧服:如何轻松抵达拉文霍德庄园?
-
敦煌艺术归属哪个宗教流派?资讯攻略04-12
-
揭秘“欧体”书法:探寻其创始人的字体魅力资讯攻略11-16
-
揭秘福建游神:五大世子传奇来历资讯攻略12-06
-
揭秘:中国“五大四小”电力集团究竟是哪几家?资讯攻略03-08
-
揭秘:评剧的真正发源地在哪里?资讯攻略10-31
-
DNF 70版本女格斗家转职指南:揭秘最强格斗流派之选!资讯攻略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