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揭秘:轻轻真的破产了吗?

揭秘:轻轻真的破产了吗?

2025-01-28 11:09:05

轻轻教育,真的轻轻破产了吗?

揭秘:轻轻真的破产了吗? 1

最近,“轻轻教育宣布破产”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事实上,作为一家线下起家的K12一对一辅导机构,轻轻教育虽然知名度不如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作业帮等行业头部玩家,但凭借一对一的独特定位和深耕行业多年的积累,依然在教培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破产”传闻,轻轻教育第一时间予以否认。其官方回应称:“近期有个别自媒体发布关于轻轻教育的不实言论,公司从未发布任何破产、关停的言论,目前运营一切正常,对于散布谣言的机构和个人,轻轻教育将采取法律手段。”

轻轻教育创始人兼CEO刘常科也现身朋友圈,称公司“一切安好”,并晒出一张在公司开会的照片,以证“公司运转正常”。同时,他还配文称:“教育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回归初心,才能赢得未来。公司所有高管都在一线,坚定前行,一切安好。”

不过,虽然轻轻教育官方迅速辟谣,但“破产”传闻并非空穴来风。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育培训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教培行业巨头新东方、好未来市值大幅缩水,昔日教培“四小龙”中的学霸君、优胜教育已经倒下,巨头之一的高途也深陷裁员、转型的泥潭,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近日,教培机构好未来还曝出大规模清退员工的消息,其员工自曝“工作到最后一刻,HR直接收走工牌、电脑,1分钟完成离职”。头部机构尚且如此,中小机构的生存境况可想而知。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教培相关企业吊销注销数量已超2.6万家。

轻轻教育虽不至于走到破产这一步,但“双减”政策之下,其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政策层面看,轻轻教育虽然以一对一业务为主,但一对一同样属于学科类培训范畴,也在整顿之列。近日,北京市教委就明确通报,轻轻教育存在违规收费问题,决定对其处以警告行政处罚。虽然只是警告,但也释放出监管趋严的信号。

轻轻教育面临的挑战,在于能否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顺利转型。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发布后,轻轻教育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称,将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要求,严格规范企业服务行为,全面开展业务自查整改工作。轻轻教育还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在教研、技术等方面的积累,探索发展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

事实上,转型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培机构在“双减”后的共同选择。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网易有道、掌门教育、猿辅导等在内的多家在线教育头部公司,均已推出素质教育相关课程。

但素质教育虽好,想要转型成功却并不容易。素质教育虽然赛道众多,但多是小而散的细分市场,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难以承载教培机构庞大的体量。在“双减”之前,也有一些教培机构尝试转型素质教育,但成功者寥寥。

轻轻教育虽然从一对一赛道起家,但近年来也在尝试拓展业务边界,拓展小班课、大班课等集体授课形式,以及美术、编程等素质教育课程。在“双减”之前,轻轻教育还发布了“双师课堂”产品,主打在线一对一和小班课,布局在线业务。不过,与猿辅导、作业帮等在线巨头相比,轻轻教育的在线业务并没有太大起色。

如今,“双减”政策之下,K9学科培训被严格限制,素质教育虽然前景可期,但竞争依然激烈。对于轻轻教育而言,摆在面前的路无非有两条:要么在现有的业务基础上继续转型,要么寻找买家卖身求生。

从轻轻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曾有过多次融资经历,并不缺钱。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轻轻教育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获得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IDG资本、经纬中国、好未来、华人文化、挚信资本等知名机构。

轻轻教育创始人刘常科出身教育世家,曾创办针对大学生考研的培训机构“易思教育”,2014年转型切入K12一对一赛道,创立轻轻教育。在刘常科看来,K12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去中介化、去中心化,轻资产运营,这将是对传统教育培训机构的一场革命。

在刘常科的带领下,轻轻教育首创“上门+一对一”的模式,成为一匹黑马。从最初以上海为大本营,到后来拓展到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30多个城市,轻轻教育在一对一赛道闯出了一片天地。

不过,一对一模式虽然满足了家长和学生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但师资成本高、不易规模化,也是其难以回避的痛点。这也是轻轻教育后来切入小班课、大班课的原因所在。在资本加持下,轻轻教育也曾试图摆脱一对一模式的束缚,向在线教育进军,但一直没有太大突破。

如今,随着在线教育巨头纷纷转型素质教育,曾经专注一对一的轻轻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然,对于轻轻教育而言,眼下的困境只是暂时的。毕竟,作为深耕K12培训领域多年的老兵,其在教研、师资、技术等方面的积累依然不容忽视。只要找到合适的转型路径,轻轻教育依然有机会迎来新生。

对于教培机构而言,“双减”政策的落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校内教育质量将得到更多重视,在线教育也将从野蛮生长走向精细化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谁能率先转型成功,谁就能占据先机。

轻轻教育能否成功转型,依然要打上一个问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教育行业将迎来一轮大洗牌,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只有回归教育本质,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轻轻教育能否轻装上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