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揭秘:明堂人形图究竟出自哪位医师之手?

揭秘:明堂人形图究竟出自哪位医师之手?

2025-03-25 10:56:06

《明堂人形图》这一著作,在中医学尤其是针灸学领域,虽然如今已佚,但其历史地位与影响力不容忽视。那么,这部珍贵的针灸学著作究竟出自哪位医师之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医学历史,探寻《明堂人形图》的作者及其背后的故事

揭秘:明堂人形图究竟出自哪位医师之手? 1

一、《明堂人形图》的作者

《明堂人形图》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甄权。甄权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他早年因母病,与弟甄立言共同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逐渐在医学领域崭露头角,成为隋末唐初著名的医学家,尤其擅长针灸。

甄权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明堂人形图》外,还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以及《药性论》四卷。这些著作在中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它们均已亡佚,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后世医学著作中。

二、《明堂人形图》的成书背景

关于《明堂人形图》的成书,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甄权在针灸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以南北朝人秦承祖所绘的针灸图为蓝本,结合《针灸甲乙经》等著作,对秦图进行了校订和补充,最终新撰成了《明堂人形图》。此图以腧穴图为主,同时又配有文字说明,纠正和补充了很多前人疏漏与错误之处,使得针灸穴位更加清晰明了,有条不紊。

《明堂人形图》的成名,离不开一次针灸“奇迹”。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河南后,命李袭誉“出镇潞州”。当时,一些医生被朝廷聘为“征士”,临时随军但无官职,甄权便是其中之一。他正好完成了《明堂人形图》,便拿给李袭誉看。然而,李袭誉对针灸全无认识,没有引起重视。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李袭誉对甄权及其《明堂人形图》的看法。

深州刺史成君绰突然患病,脖子肿大、喉管闭塞,一粒米都咽不下去。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三天,病情十分危急。有人将此事告知了李袭誉,他立刻命甄权前往诊视。甄权运用针灸技艺,在成君绰的右手次指端的商阳穴上刺了一针。约有一顿饭的时间,成君绰的气息已经通畅了,第二天饮食谈吐已如正常时那样。这次针灸“奇迹”令李袭誉对甄权刮目相看,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针灸学的神奇疗效。自此,《明堂人形图》声名大噪,缙绅们竞相描写,一时流行

三、《明堂人形图》的影响与贡献

《明堂人形图》的成书,不仅为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推动了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明了地展示了针灸穴位,使得针灸医生能够“依图知穴,推经识分”,大大提高了针灸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贞观年间,唐太宗敕令甄权、甄立言、谢季卿等诸多医家,在《明堂人形图》的基础上,修订《明堂针灸图》。这部官修的针灸图集,首开官方制作针灸图之先河,成为唐代以来较长时期针灸医生的必读本,并为许多著名医家所推崇。虽然《明堂人形图》和《明堂针灸图》均已佚,但它们对后世针灸学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明堂人形图》的部分内容可见于《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等后世医学著作中。这些著作在引用《明堂人形图》的内容时,都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为针灸腧穴的正确定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经络腧穴理论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此外,《明堂人形图》的绘图方法和文字说明也为后世医学著作所借鉴。许多医学家在编纂针灸学著作时,都参考了《明堂人形图》的绘图风格和说明方式,使得针灸学著作更加易于理解和应用。

四、甄权的医学成就与贡献

甄权作为隋末唐初著名的医学家,不仅在针灸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兼通药治。他一生行医,活人无数,被誉为一代针灸巨擘。他的医术娴熟,治疗疾病方法简单、疗效好、恢复快,深受患者和同行的赞誉。

除了《明堂人形图》外,甄权的其他著作也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以及《药性论》四卷等著作,虽然均已亡佚,但部分内容可见于后世医学著作中,对后世医学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甄权还精通养生之道,他主张饮食清素可使胃气调和、精气增长,并提出了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的健身延年方法。这些养生观点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明堂人形图》是唐代著名医学家甄权的杰作。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针灸穴位,为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这部著作如今已佚,但其对后世针灸学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甄权作为隋末唐初著名的医学家,不仅在针灸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兼通药治、精通养生之道,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医术和医德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