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苏秦首倡连横策说秦惠王:原文及译文

苏秦首倡连横策说秦惠王:原文及译文

2025-03-05 10:01:05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原文及翻译

苏秦首倡连横策说秦惠王:原文及译文 1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选自《战国策》,这篇文章不仅记录了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的一次重大外交尝试,也反映了当时诸侯纷争、策士云涌的政治背景。以下是对原文的详细翻译及分析

苏秦首倡连横策说秦惠王:原文及译文 2

原文:

苏秦首倡连横策说秦惠王:原文及译文 3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翻译:

苏秦起初用连横的策略游说秦惠王,他说:“大王您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的富饶之地,北面有胡人地区的贵重兽皮与代地的良马可供享用,南面有巫山、黔中作为天然屏障,东面有肴山、函谷关的坚固要塞。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战车有万辆,勇士有百万,千里沃野上物产丰富,地势形胜而便利攻守,这就是所谓的天府之国,是天下显赫的大国啊。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以及兵法的教习,完全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并治理天下。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

秦惠王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鸟,不能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难以施行诛罚;德行不高的人,不能够役使百姓;政治教化不曾修明,不可以烦劳大臣。现在您不远千里郑重庄严地在宫廷上指教我,我希望您以后再说吧!”

原文: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霸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惑乱,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翻译:

苏秦回答道:“我本来就疑惑您是否能用我的主张。往古之时,神农氏讨伐补遂,黄帝出征涿鹿擒杀蚩尤,唐尧讨伐驩兜,虞舜讨伐三苗,夏禹讨伐共工,商汤诛灭夏桀,周文王征伐崇侯虎,周武王灭掉商纣,齐桓公凭武力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凭借武力的呢?近世各国派遣使者,车辆往来奔驰于道路,策士们各用言语互相交结,使天下融为一体。但结果或者合纵,或者连横,兵器铠甲并未因此收藏起来。辩士们巧言文饰,使各国诸侯昏乱迷惑,结果各种事情纷纷涌起,不可胜理;规章制度虽已完备,百姓作伪的事却愈多;国家法令繁多而混乱,百姓被搅得更加贫困;君臣愁怨,百姓无所依靠。道理讲了许多,言愈明,理愈显,战争反而愈益频繁。策士们穿着奇装异服,能言善辩,可是诸侯间的战争并未止息;愈是文辞满口,天下愈是治理不好。说客们唇焦口燥,听者昏昏生厌,看不出一点成效。您提倡仁义,恪守诺言,可是天下的人并不相亲。于是诸侯才废文用武,优厚地豢养敢死之士;同时整顿军备,磨砺兵器,在战场上争取胜利。所以必须凭靠武力来成就大业。如果地域宽阔,两军之间可以展开攻坚战;倘若地势狭促,两军逼近,杖戟相碰,展开白刃战,这样,才可见出伟大的功用。对外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对内能实行仁义;在上能树立君主的威信,在下能使百姓服从。当今之世,如果想吞并天下,凌驾大国之上,威震敌国,控制海内,统治黎民,臣服诸侯,就非用兵不可!现在继承君位的人,忽视了用兵这个最重要的道理,一个个政教不明,治理混乱,沉溺迷惑于辩士的花言巧语。”

后续原文及翻译:

原文:

苏秦向秦王上书有十次,但他的主张终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带的钱花光了,以至用度缺乏,只得离秦归家。他绑裹腿,穿草鞋,背书担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不好啊!”于是他连夜清检书籍,把几十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立即伏案诵读,反复研习揣摩,深入领会。有时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跟,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并以卿相之尊位给我的呢?”一年以后,他捉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的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

翻译:

苏秦向秦王上书有十次,但他的主张始终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带的钱也花光了,以至用度缺乏,只得离开秦国回家。他绑着裹腿,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李,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理他。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他连夜清检书籍,把几十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立即伏案诵读,反复研习揣摩,深入领会。有时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跟,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并以卿相之尊位给我的呢?”一年以后,他捉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的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

原文:

于是他出发了,经过赵国的燕乌集阙,在华丽的殿堂进见赵肃侯,和赵肃侯抵掌而谈,十分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任命他为赵国的相国,并赐给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壁百双,黄金万镒,让他带着这些财物去游说各国诸侯,推行合纵散横的计谋,以打击强大的秦国。因此苏秦当赵的相国时,秦与东方六国的交往被切断,秦军不能出函谷关。在这期间,天下如此广大,百姓如此众多,王侯们的威势、谋臣们的权力,都取决于苏秦的策略。没有花费一斗粮食,没有用一兵一卒;一仗未打,一弦未断,一箭未折,而能使诸侯相亲,胜于兄弟。贤人在位而天下归服,一人得用而天下顺从,所以说,这是“运用政治的力量而不诉诸武力,用于朝廷之上而不必用兵于四境之外”。

翻译:

相关下载